
品牌的誕生
1946年,在戰(zhàn)后的一片殘垣斷壁上,38歲的井深大和25歲的盛田昭夫憑著四處籌措的19萬日元現(xiàn)金,成立了“東京通信工業(yè)株式會社”。索尼人說:正是這兩位天才的聯(lián)袂,才有了今天的索尼?!皷|京通信工業(yè)株式會社”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Sony的前身。1955年,井深和盛田,又一次做出了偉大的決定,為了讓公司走向世界,制作了新的產品商標——Sony,并最終將公司名稱也改為Sony。這四個容易發(fā)音、世界通用的字母,繼承了井深在《公司成立主旨》中所表述的“自由豁達”精神,其語源為“一個活潑調皮的小孩”。它沒有局限于電氣或者哪個特定的行業(yè),也與創(chuàng)業(yè)者的名字無關。這個名字在當時的日本被視為異類,但它充分顯示了井深和盛田的遠見和魄力。
索尼在創(chuàng)業(yè)之初,名聲很小。當時,美國的鐘表公司布洛瓦公司聲言,如果索尼用他們的商標出售索尼產品,就訂購10萬臺半導體收音機。當時對于舉步維艱的索尼來說,這無疑是一筆求之不得的大買賣,但是盛田先生斷然拒絕了,并斷言:50年后Sony會和貴公司一樣馳名。
Sony,這個訴諸視覺的商標,在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企業(yè)形象的同時,其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索尼并沒有請有名的設計師或代理公司做公司標識、歌曲,也不做單純改變公司名稱之類的表面事情。索尼注重的是實實在在的商品,注意的是企業(yè)風貌,是要集企業(yè)活動之大成,一步一樁踏踏實實地樹立起Sony的品牌形象來。
索尼立足于電子領域,又不斷超越電子領域,開展多元化經營,不斷向新制度挑戰(zhàn),做“別人所未做”的“挑戰(zhàn)型企業(yè)”。索尼的品牌形象被不斷強化,其CI即是在長期的有形無形的企業(yè)活動中逐步確立起來的。
2003年7月,根據(jù)哈里斯互動調查的最新結果,索尼連續(xù)第四次榮登“最佳品牌”評選榜首。
如今,Sony四個字母已經遍及全球,索尼的產品受到各國人民的普遍喜愛,索尼的企業(yè)文化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這是幾代索尼人辛勤努力的結果。索尼人永遠不會忘記索尼先輩創(chuàng)業(yè)之初的艱苦奮斗的精神。
往昔:風雨綢繆
創(chuàng)業(yè)之初,兩位前輩便將公司目標定位于:建立一個自由豁達的理想工廠,以技術為本,成為一個真正具有活力的公司。這一宗旨至今仍被公司脈脈傳承著并被不斷地充實完善。
當時,與其說是公司,還不如說是一個明快、樂觀的年輕人團體,他們夜以繼日,不辭辛勞地緊張工作。工作場所只是一間“任憑野風肆虐的簡陋小屋”,條件異常艱苦。1946年5月公司正式掛牌時,總共二十幾名職員,機械設備一點沒有,材料奇缺,工具完全自制,焊槍自不必說,改錐是用從戰(zhàn)爭廢墟里撿來的摩托車彈簧做成的,購買線圈這樣的事連想都不敢想,只能自己纏。最大的問題是資金,這方面多虧了盛田昭夫的父親盛田久作工門以及各方友人的幫助才得以運作起來。公司正式成立了,租賃廠房又是件難事,因為處于戰(zhàn)后的混亂之時,尋找出租的房屋是十分困難的。為此,工廠幾易其所,每次搬遷都能構成一幅悲慘的畫面,最終定居在位于品川御殿山的一個破舊不堪的簡易廠房里,那里一直被“日本汽化器”公司當做職工食堂——這就是現(xiàn)在的索尼總公司所在地。不知道那幾位先輩當時是否想到幾十年之后這里會矗立起令世人矚目的索尼大廈!
東京通信工業(yè)出航時,惟一擁有的財富就是領導者超凡的智慧和優(yōu)秀的技術人員。他們堅定不移地做別人不做的事情,或者感到極其困難的事情。他們只有一個念頭:想方設法做下去,以維持生計。公司接到的第一宗大業(yè)務是駐日美軍要求對日本過去的NHK的播音室加以改造。而這宗業(yè)務對東通工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機。業(yè)務接過以后,懷特哈斯(美方)每天都要催促一次,最終由于不放心去了一次工廠,結果被這個破舊不堪的簡易工廠嚇跑。懷特哈斯大為惱火,他卻沒想到,東通工竟然把活干得非常漂亮。
東通工要生產自己的產品了。他們僅憑當時《音響工學》一書中的兩行極其簡單的記述就決定研制磁帶錄音機。當時在日本還沒有任何人想去生產它。當時井深時刻琢磨要生產出一種有別于政府機關和廣播電臺,且又面向大眾消費的商品,于是就想到了錄音機。想到就做,這是東通工的企業(yè)文化。在《音響工學》一般書里有這樣一句記述“1936年,德國HEC公司在塑料上涂抹磁性材料,發(fā)明了錄音機”,僅憑這一句簡單的話,他們就動手干了起來。最初,他們采用高順性磁鐵進行了實驗,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用藥臼將磁鐵搗成粉末,將磁粉加入飯粒,弄成糊糊,然后再往8毫米的紙上涂,結果發(fā)出的只是“吱吱”的雜音。后來經過無數(shù)次的實驗發(fā)現(xiàn),磁粉越細越好,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應用什么技術才能將磁粉弄得更細。再后來竟通過一則“雪花膏”廣告的啟示,想到這家化妝品公司一定會有將磁粉弄細的技術。盛田拜訪了蝴蝶化妝品公司的社長。當他說明需要3000或4000篩號細的粉末時,蝴蝶化妝品公司的社長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幽默地說:如果我們生產出那么細的雪花膏的話,女士們只要往臉上一抹,就會因為太輕而成為粉塵飛掉,怎么能夠涂到臉上呢?
諸如此類的失敗試驗比比皆是。東通工也正是經過千百次的失敗而大致掌握了要領,終于在1949年9月第一號實驗品試驗成功,緊隨其后就有了G型、A型試驗品,就這樣,向著首批國產磁帶錄音機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60年代終于開發(fā)出世界上第一代晶體管小型磁帶錄音機“PV—101”,替代了十九世紀發(fā)明的留聲機。經過幾十年的“創(chuàng)新求異”的追求,現(xiàn)在索尼首先開發(fā)成功的8毫米攝錄一體機出現(xiàn)并普及到普通家庭。他們用新的技術,新的產品,改變人們的生活。人們可以用它記錄下一生難忘的場面,動聽的話語。同時,此項業(yè)務也一直成為索尼的支柱產業(yè)之一。
索尼是在零點上起步、發(fā)展、壯大、輝煌的。對過去的回憶,能更好地激勵今天的索尼人,要深刻思考如何前進,如何挑戰(zhàn)未來,如何提高“Sony”四個字母的分量!
光榮篇:雄霸世界的電子產品
中國人對索尼的認識大多始于索尼生產的“隨身聽”。這種Walkman能隨時隨地把人和音樂聯(lián)系在一起,專門使用耳機,體積僅有手掌大小,立體聲,音質真切、清晰。原來索尼的電子產品早已是風靡全球的名牌貨。早在50年代,東通工開發(fā)的“袖珍收音機TR—63”就曾熱銷于美國,作為第一代出口的晶體管收音機,出口價格僅為39.95美元,在美國受到極大歡迎,出現(xiàn)了由于供不應求而包下日航飛機向美國大量輸送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索尼的半導體生產技術和生產能力已經獨霸天下。
索尼人所特有的素質是能敏銳地把握時代變化的先機,力爭創(chuàng)造出“世界第一”,“世界最小,最輕”的劃時代產品。不管有多么艱巨,也要抓住機會,百折不撓地去做,這是索尼的一貫作風。
1962年,索尼就預感到15年之后,將是數(shù)字化的時代。當時世界上還沒有人真正進行研究小型輕便計算器。經過一千多個日夜苦心奮戰(zhàn),終于在1964年3月將世界上第一代全晶體管式電子臺式計算器研制成功。
進入21世紀,為了迎接寬帶網絡的挑戰(zhàn),索尼又積極投入了網絡技術的開發(fā)。尤為讓世人驚嘆的是,在視頻領域研制成功一種“網絡掌上攝像機”,這種產品設計精巧,網絡功能非常強大,采用了以MPEG2的圖象壓縮格式為基礎索尼公司全新開發(fā)的“MICRO MV”格式。同時配有藍牙功能,即可以通過藍牙調制解調器適配器或移動電話上網,使用記憶棒就可以便捷地將所拍攝的動態(tài)影象或照片通過網絡傳輸。目前,索尼的攝像機已在全球攝像機市場擁有壓倒性的占有率。
在電子業(yè)務領域,索尼的產品線包括傳統(tǒng)的電子產品和應用于網絡的新型數(shù)字化產品。主要經營各類音頻、視頻產品,電視、信息、通信產品,半導體、電子部件產品等,是數(shù)字網絡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的排頭兵。
其實,索尼公司不僅擁有電子業(yè)務,同時也擁有游戲、影視、音樂、金融等多種不同業(yè)務領域,業(yè)務結構獨具索尼特色。
夢想篇:Do you dream in Sony?
硬件和軟件,索尼同時運轉的兩個車輪
數(shù)字技術的革新使世界進入了“多媒體時代”,實現(xiàn)了計算機、通訊、電視等一體化。時代越來越需要硬件與軟件的結合。索尼又一次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會。
早在1968年索尼就有了合資的唱片公司,經過多年的實踐,積累了大量的軟件技術,在軟件開發(fā)方面已具有強大的實力。1988年索尼收購了美國最大的廣播公司CBS唱片公司,將CBS更名為索尼唱片公司。他們在管理運營方面不拘于同業(yè)界的習慣,充分發(fā)揚開拓精神,不僅制造唱片,而且親手發(fā)掘藝人,培養(yǎng)藝術家,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1989年,索尼又以公開買進的方式收購了美國電影業(yè)的巨子——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索尼公司通過對這兩大娛樂公司的兼并,終于在電影、音樂兩個領域擁有了軟件資產以及世界性的基礎。
現(xiàn)在要在硬件技術上進一步革新,使軟件和硬件開發(fā)人員相互溝通,快速掌握技術的最新動向,加大對新媒體的開發(fā)力度。1993年11月,索尼公司著眼于未來廣闊的娛樂業(yè),在硬件和軟件以新的形式結合方面又一次做出挑戰(zhàn)。
在開展游戲業(yè)務方面,索尼獨立開拓市場,為此,索尼在人才開發(fā)上充分利用了索尼集團內部網絡,把熱心于游戲機開發(fā)的各路人才匯集在一起,硬件技術和軟件技術結合,開發(fā)出能夠以計算機(工作站)的速度處理三維CG的32位游戲機——“PlayStation”。同時,CD—ROM被開創(chuàng)性地用于游戲軟件產品。1994年12月,索尼進入了被任天堂視為根據(jù)地的游戲業(yè),10萬臺機器在上市第一天便銷售一空,接下來不足半年突破了100萬臺,成功地進入了游戲業(yè)領域。
1995年秋,這個硬件和軟件的新產兒,開始登陸美國和歐洲開拓新市場。到2002年5月,索尼計算機娛樂公司(SCE)在全世界約120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了PlayStation業(yè)務?!癙layStation 2”自2000年3月面市以來,總銷量已經超過了6000萬臺?!癙layStation”的全球銷量也達到了9000萬臺。在軟件方面,世界各地的游戲軟件廠商開發(fā)了眾多的暢銷游戲軟件,到2003年6月底,PS和PS2游戲軟件的全球總銷量超過了13億張。
SONY是什么?是全球化的媒體和技術公司
索尼的業(yè)務遍及世界各地。
索尼的海外業(yè)務始于50年代末期,當他們的產品一躍成為世界名牌貨時,就把眼光瞄準了海外的廣闊空間。他們抓緊時機向美國、歐洲、亞洲、非洲等地派去大批能夠熟練使用英語的工作人員,在各國建立起能夠負責全部業(yè)務的辦事處、銷售公司。同時又深入海外腹地去開拓市場,以謀求更大的發(fā)展。
到了80年代,由于CD業(yè)務在海外的蓬勃發(fā)展,索尼預測:隨著日元的不斷升值明日本的業(yè)界各家公司將會在東南亞進行CD套件的生產,那里一定會出現(xiàn)配件需求。這一市場預測準確,立刻決定在海外生產關鍵元件來創(chuàng)造市場。于是1987年他們在新加坡建立了擁有高超生產技術,以激光拾音頭為主的VTR用磁頭、磁鼓、電源等自動化生產工廠。
索尼公司根據(jù)各國的情況和當?shù)仡櫩偷囊箝_發(fā)產品,例如,1989年,他們在美國加里福尼亞州的圣何塞設立了高級視頻技術中心開發(fā)HDTV。就是把英國的數(shù)字技術,美國的圖象技術和特殊效果技術的研究成果推廣到其它地區(qū)。其研究成果在全世界產生的效益成倍地增加。
索尼公司根據(jù)全球化與本地化同步發(fā)展的方針,在銷售與制造之后,開始進行包括技術轉讓在內的當?shù)鼗邪l(fā)工作。
進入20世紀90年代,索尼正式登陸中國,成立了索尼(中國)有限公司,自公司正式運營以來,投資建立了三家合資工廠和兩家獨資工廠,設立了20個分公司和辦事處,維修站遍布全國各地,建立了從生產、銷售到服務的完善運營體系。在中國生產和銷售的產品包括:貴翔平面特麗瓏彩電、筆記本電腦、音響、家用攝錄放一體機、數(shù)碼照相機、DVD播放機、數(shù)據(jù)投影機、DVCAM攝像機等一系列產品。
雖然索尼業(yè)務遍布全球,但索尼公司始終是個整體,世界各地的索尼活動都在索尼總部的注視之下。
今天的索尼,致力于打造索尼特色的電子硬件產品與內容產品的融合。一切音樂、影視及游戲等全新的娛樂內容都可以通過硬件這個媒體平臺發(fā)行。為迎接寬帶時代的挑戰(zhàn),90年代他們就開始與擁有共同發(fā)展理念的企業(yè)合作,進行“彈性聯(lián)盟”。在電子業(yè)務方面,索尼倡導“無所不在”(隨時隨地連接網絡)的網絡環(huán)境,向全世界用戶提供索尼的各種內容和服務。
在娛樂方面,索尼影視娛樂公司(SPE)將積極推進電影、電視節(jié)目的數(shù)字化。其電子產品和游戲機能夠為用戶提供分銷渠道。例如,索尼影視數(shù)碼娛樂公司(SPDE)的在線游戲“EVERQUEST”將可以通過PS2、“CLIE”以及索尼愛立信公司生產的移動電話來進行游戲。另外,索尼愛立信公司可以讓顧客使用索尼的電影畫面作為手機的待機畫面或者屏幕保護,索尼音樂,索尼ATV音樂出版公司的著名藝術家、作曲家的作品也可以作為手機鈴聲來下載。在新型的手機中,還裝入了SPE制作的“黑衣人”和“霹靂嬌娃2”等游戲。索尼人的勇于挑戰(zhàn)自我的魄力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將會給人們帶來一個又一個驚喜和快樂。
Sony,承載著光榮與夢想,一次又一次讓世界睜大了驚喜的眼睛,一次又一次地刷新我們的記憶!
Sony因為有夢而令人矚目,生活因為Sony而充滿夢想。所以,Sony很自信地對著瞬息萬變的世界說:Do you dream in Sony?